人文学部2025年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立项取得新突破

发布者:王亚男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11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教育部社科司、江苏省社科规划办陆续公布了2025年度社科基金立项名单,人文学部教师周梦缘、鲁普平、姜雪阳、魏丹妮斩获省、部、国家级社科项目4项立项。  

周梦缘老师申报的课题“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德国译介研究获立2025年江苏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德国作为其中至为关键的传播地域之一,不仅拥有数量可观的译者与译本,其汉学研究成果亦构成中国小说研究体系的重要借鉴来源,蕴含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因而,课题择定该领域作为切入点,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双重视角,以百年来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在德国的译介文献整理与研究为主体,结合埃文多元系统、谢天振译介学等理论,考察小说文本在域外的接受与改造,归纳总结译传的模式与规律以及新时代的社会意义。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中德文学的互动研究,完善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体系。

鲁普平老师申报的西北屯戍汉简疑难字词研究获立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该课题以目前已公布的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额济纳汉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玉门关汉简、悬泉汉简等中的疑难字词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完整的西北屯戍汉简Access数据库,数据库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字形、释文、各家考释意见的各种检索和输出功能,然后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纠正释错的疑难字词、考证未释的疑难字词、同时将考释结果莫衷一是的疑难字词进行辑校。

姜雪阳老师申报的课题迪迪·于贝尔曼与法国图像理论研究获立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在法国图像理论的学术谱系中,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定位体现为对以符号学为主导的结构主义传统的批判性突围。她通过引入症状”“错时蒙太奇等核心概念,有力地挑战了线性历史观与静态图像阐释模式,转而强调图像中潜藏的情感强度、身体经验与历史创伤,从而激活了图像的情感政治潜能。本课题立足于迪迪·于贝尔曼这一批判性图像理论,揭示其对法国图像理论的范式革新:即从传统图像学转向对可见性之中不可见维度的现象学关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跨学科整合路径,剖析其理论对回应技术图像时代下伦理与认知困境的当代价值。同时,课题通过将迪迪·于贝尔曼的理论置入中西方视觉语境进行对话,致力于超越单向度的理论引介,探索其在跨文化视域中的阐释边界,以期激活中国图像理论的在场性,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提供跨域参照。

 魏丹妮老师申报的二十世纪俄罗斯先锋派文学中的荒诞书写研究获立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俄罗斯先锋派文学中的荒诞书写虽与西方荒诞派文学存在跨越时空的审美共鸣,但在西方话语主导的学术语境中常未能获得平等阐释。该流派将荒诞的非理性、反逻辑、无意义凝练为一种具有敞开性的审美范式:其植根于俄罗斯圣愚文化传统与虚己哲学思想,运用阳否阴述的辩证书写策略重构经典文学,并借助陌生化狂欢化双重诗学装置突破理性话语的束缚,进而在跨媒介实践中拓展现代文学的表现场域。课题从和而不同的东方视角出发,解析这一文学现象,旨在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桎梏,为全球现代性议题的探讨注入文明互鉴的新动能,对构建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范式、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联系我们
人文学部
地址  /  南京市溧水区新河西路6号
电话  / (025)56226526
Copyright ©2025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人文学部版权所有